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难忘两位女兵

来源:广州化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1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这张照片上虽然没有我,但这些年来,我一直想寻找照片上的两名女战士。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是1967年5月1日。这天,我作为抗美援越战场的二等乙级伤残军人,还躺在广州空军458医院

这张照片上虽然没有我,但这些年来,我一直想寻找照片上的两名女战士。

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是1967年5月1日。这天,我作为抗美援越战场的二等乙级伤残军人,还躺在广州空军458医院的特护床上。照片中的两位中年人,是来探望我的父母,中间是我9岁的弟弟,后面站着的是护理我的两名女兵:黄琼英、杨友芬,她俩都是湖南兵,清秀俊美,刚满20岁。

1967年1月20日,我在抗美援越战场上身负重伤,昏迷了五天五夜后,被野战医院救活,先后转南宁、桂林医治,终于度过了危险期,再转到广州空军458医院治疗,在这里认识了小黄、小杨两位护士,她们是从湖南入伍的,也是新兵,与我同岁。我们几个重伤员,开始生活不能自理,她们帮我们洗脸喂饭;怕我们寂寞,她俩就讲笑话,唱湖南戏曲;等我们能下床活动后,每次宣传队演出,她们都搀扶着我们去礼堂看节目。

当时正好空七军副政委也在458医院住院,对我们这些负伤的战士很是关心,说我们是为国家负的伤,因此协调医院,登记了我们的家庭地址,给地方政府发了信,又给家里汇去了路费,请父母来看望我们。我的父母、弟弟是“五一”前到的,母亲一见我就嚎啕大哭,父亲则不停地吸烟,此前由于保密,我不能给家里写信,家里以为我牺牲了。

在父母来探望的那段时间,因我身体不便,两位护士对父母倍加照顾,周末领着他们逛公园,看南方大厦、海珠大桥……劳动节放假,他们在广州的照相馆拍了这张照片。

1969年3月,我复员回家。虽然伤残了,但总算活着和家人团聚了。以后的日子虽然艰难,但我仍难忘负伤住院的日子,真是实实在在的人间亲情。战斗、负伤、致残,我不后悔,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!

这张五十多年前的照片,常常勾起家人的回忆:父亲在世时经常念叨,还能见到那两位护士吗?母亲86岁高龄了,也常常拿出这张照片边看边说:“看着这照片,仿佛就像是在广州,一辈子就出了这么一次远门,这两位护士就像俺的亲闺女一样。”我也常常梦见她们给我擦脸喂饭,醒来后泪湿衣衫……

黄琼英、杨友芬两位战友,你们现在在哪儿?

这张照片上虽然没有我,但这些年来,我一直想寻找照片上的两名女战士。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是1967年5月1日。这天,我作为抗美援越战场的二等乙级伤残军人,还躺在广州空军458医院的特护床上。照片中的两位中年人,是来探望我的父母,中间是我9岁的弟弟,后面站着的是护理我的两名女兵:黄琼英、杨友芬,她俩都是湖南兵,清秀俊美,刚满20岁。1967年1月20日,我在抗美援越战场上身负重伤,昏迷了五天五夜后,被野战医院救活,先后转南宁、桂林医治,终于度过了危险期,再转到广州空军458医院治疗,在这里认识了小黄、小杨两位护士,她们是从湖南入伍的,也是新兵,与我同岁。我们几个重伤员,开始生活不能自理,她们帮我们洗脸喂饭;怕我们寂寞,她俩就讲笑话,唱湖南戏曲;等我们能下床活动后,每次宣传队演出,她们都搀扶着我们去礼堂看节目。当时正好空七军副政委也在458医院住院,对我们这些负伤的战士很是关心,说我们是为国家负的伤,因此协调医院,登记了我们的家庭地址,给地方政府发了信,又给家里汇去了路费,请父母来看望我们。我的父母、弟弟是“五一”前到的,母亲一见我就嚎啕大哭,父亲则不停地吸烟,此前由于保密,我不能给家里写信,家里以为我牺牲了。在父母来探望的那段时间,因我身体不便,两位护士对父母倍加照顾,周末领着他们逛公园,看南方大厦、海珠大桥……劳动节放假,他们在广州的照相馆拍了这张照片。1969年3月,我复员回家。虽然伤残了,但总算活着和家人团聚了。以后的日子虽然艰难,但我仍难忘负伤住院的日子,真是实实在在的人间亲情。战斗、负伤、致残,我不后悔,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!这张五十多年前的照片,常常勾起家人的回忆:父亲在世时经常念叨,还能见到那两位护士吗?母亲86岁高龄了,也常常拿出这张照片边看边说:“看着这照片,仿佛就像是在广州,一辈子就出了这么一次远门,这两位护士就像俺的亲闺女一样。”我也常常梦见她们给我擦脸喂饭,醒来后泪湿衣衫……黄琼英、杨友芬两位战友,你们现在在哪儿?

文章来源:《广州化工》 网址: http://www.gzhgzz.cn/qikandaodu/2021/0118/562.html



上一篇:广州市幼儿园融合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——基于
下一篇:捎信儿

广州化工投稿 | 广州化工编辑部| 广州化工版面费 | 广州化工论文发表 | 广州化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广州化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